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
一、锡韵夏浦 繁星闪烁
始建于1911年的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,座落在美丽富饶的长江之滨、我国著名社会学家、人类学家吴文藻的家乡—夏港(古称夏浦)。吴文藻的夫人就是著名儿童文学家、诗人冰心。
为了进一步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,大力推进教育部关于“戏曲进校园”的文件精神,在地方政府和市锡剧团的大力支持下,我校于2011年6月开设了首届小锡班,取名:“繁星”小锡班,命名来源于冰心的作品《繁星》,取“繁荣地方文化,培养艺术之星”之意。
如今,锡韵夏浦,繁星闪烁。“繁星”小锡班历经六年发展建设,取得了“不一般”的传承效果。六年来,夏港实验小学“繁星”小锡班坚持学校与剧团并重、管理与教授并重、普及与社团并重、活动与学业并重的原则,脚踏实地,踏雪留痕,取得了骄人的成绩:学校被评为江阴市传承锡剧示范学校,优秀组织单位。16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比赛一等奖,余雯瑾、蒋静怡荣获无锡市第二届“小小红梅奖”少儿锡剧邀请赛金奖,余雯瑾被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评为“明日之星”。蒋静怡、余雯瑾、石潘佳三名优秀学员入选江苏省戏曲学校就读,走上了专业发展道路。小锡班二十余次在各级活动中展示,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。全校先后有280余名学生参与到“锡剧”这一地方戏剧传承与振兴中来,他们在一起学常识,学形体,学唱念,学表演……孩子们在与艺术家的亲密接触中,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,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。实践证明,锡剧之根已在夏小校园中深扎!
二、文化惠民 文化化人
学校教育应该是有“根”的教育,这个根就是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,“戏曲进校园”是传承我国艺术瑰宝的有效途径。文化大繁荣要从儿童抓起,锡剧的养根也要从儿童抓起。锡剧艺术源远流长,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,它来源于生活、来源于老百姓劳动中的感受,是扎根于农村、扎根于百姓的。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惠民,文化化人,凡来夏港的锡剧专场演出场场爆满,均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,充分说明夏港人对锡剧是有感情的。源于此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!“锡剧进校园”自上而下应运而生。“繁星”小锡班,取“繁荣地方文化,培养艺术之星”之意,其办班的方向目标思路非常明确:一是把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二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艺术细胞、兴趣爱好,发现一些苗子,为孩子的人生发展多提供一个平台、一种可能性。三是以点带面,通过一个小锡班的效应,带动更多的人喜欢戏曲,学戏曲,把我国的优秀艺术文化发扬光大!
侧记:
时间:2011年6月10日
地点:夏港实验学校幼儿部圆形报告厅
事件:夏港街道“繁星”小锡班开班仪式
出席:江阴市演艺集团董事长刘卫星女士、夏港街道钱华光书记、张静华副书记、朱进华主任、戴佳廉副主任、江阴市锡剧团徐惠团长、夏港实小刘凯华校长、范新丰副校长、师生及家长代表、夏港锡剧票友代表等。
自始,夏港街道办事处与江阴市锡剧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,夏港实验小学“繁星”小锡班作为江阴市“锡剧进校园”首批试点正式启动。
三、难行能行 难为能为
当前,“繁星”小锡班既是我校冰心少年宫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,也是活力校园的重要体现。它通过锡剧文化营养润泽着夏小学子,不断推动着夏小发展内涵建设。为了推动“繁星”小锡班的发展壮大,一群对教育和锡剧关心的有识之士站起来、喊起来。他们,一群“锡剧”人,六年来“难行能行,难为能为”行走着,成就着更多的孩子。他们是来自江阴市锡剧团的领导及专业演职员,学校特设管理团队(校长——分管校长——分管中层——专职班主任),学员科任老师,学员家长等。
“繁星”小锡班工作的高效推进,更离不开家长朋友们的支持与协同,夏小家委会的从中助力。学校定期邀请家长参加锡剧专题普及讲座、家长见面会、观摩校园艺术节展演汇演、开放教学现场,家校联系单、电话、微信群更是沟通常态化。诸如微信群内正向表达:“孩子愿意学,我们支持!”、“你们家,回家也这样啊!天天在家魔音灌耳,很考验我的小心脏。”、“你家×××真棒!”……历届展演汇演现场也总少不了那一抹耀眼的“黄马甲”——家长义工的身影,忙前忙后。有他们真好!
侧记:
“繁星”小锡班2011年—2017年江阴市锡剧团先后派驻师资一览:
程雪梅 周兴龙 华敏丽 王欢 曹荣 仰渊文 孔熙 栾玉琴 邓喜荣 孙静 梅孝林 徐星宇 周斌
“繁星”小锡班2011年—2017年学校历任特设管理团队一览:
(2011—2012)刘凯华—范新丰—蔡海峰—曹艳华张惟娜
(2012—2013)刘凯华—范新丰—蔡海峰—曹艳华曹智琦
(2013—2014)杜文鹏—陆晓芳—谢敏秋—曹智琦蒋莉
(2014—2015)杜文鹏—陆晓芳—谢敏秋—蒋莉
(2015—2016)杜文鹏—杨伟忠—陈国福—蒋莉
(2016—2017)杜文鹏—范新丰—陈国福—蒋莉
四、多维融合 行稳致远
“繁星”小锡班的开设,不同于学校的其他学生社团。它采用“1+1+1”模式运作,即地方政府出资,市锡剧团负责教授,学校负责管理。为了有效推进这项工作,我校“繁星”小锡班长期坚持四点:即“学校与剧团并重、管理与教授并重、普及与社团并重、学戏与学业并重”。
(一)学校与剧团并重
为保证“繁星”小锡班的顺畅运作,街道(学校)与市锡剧团定期签署合作协议,双方通过友好协商,明确双方职责、协调机制等。学校分管校长与市锡剧团的领导具体分管,下设一名中层负责协调日常事务,小锡班另设一名专职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。对于日常工作学校与市锡剧团充分沟通,建立日常工作联系机制,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。六年来,凡遇到重大活动或临时任务,双方均能通力合作。
(二)管理与教授并重
“繁星”小锡班的日常推进,教师是决定性因素,是保障的动力;物资是基础性因素,是保障的基础;制度是调节性因素,是保障的手段。小锡班的场地、人员、服装、设备等都由学校来负责管理,做到“定时、定点、定人”,精致化管理。业务上的教授有市锡剧团来负责实施。由市锡剧团派驻经验丰富授业导师,精心安排教学内容,保证教学时间,甚至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时间进行补充教学。小锡班的班主任和市锡剧团的导师每天都工作在一起,有商有量,无缝对接。学校班主任每天组织好学生的到岗、纪律、生活,剧团导师则认真用心传授,六年来辛勤播种、耕耘。这一过程中,剧团“锡剧人”和学校“教育人”相互体验着甘苦酸甜。
(三)普及与社团并重
近年来,随着从“锡剧进校园”到“锡剧进课堂”的深入实施,学校在艺术课程中专门设置普及锡剧课程,音乐组全体教师“人人学锡剧”、“人人教锡剧”。依托课堂、扎根课堂,每学期充分使用好配套教材,并能定期展开“锡剧课型”研讨活动。
每周一——周五下午15 : 00—16 : 00,舞蹈房、音乐专用室、报告厅甚至师生餐厅,孩子们的身影活跃其中。“唱、念、做、打、表,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”,“一招一式、一颦一笑”,在专业老师们引领下,真正做到“每一天都超越自己”。学戏、听戏、看戏、唱戏从此构成了孩子们“乐学善行”之社团行走方式。
学校冰心少年宫共确立了文体娱乐类(羽毛球、散打、棋类、阳光伙伴、跆拳道、器乐、声乐、舞蹈、锡剧等)、技能培训类(航模、手工)、经典诵读类(书法、文学欣赏、小主持人等)等二十多个社团活动项目。况且近几年,夏港实验小学新市民子女占比50%以上,如何确保“繁星”小锡班生源良性循环?对专职班主任而言,绝对是考验。
侧记:
“繁星”小锡班又开始招生啦!
招生时间:×年×月×日—×月×日
招生对象:在校一二年级学生(男女不限)
招生条件:音色甜美 音准到位 模仿力强 协调性强 自律性强
报名方式:各班班主任
咨询热线:××××
以上看似一则招生简讯,实为一场生源“争夺战”之发端。由开班伊始的“海选”模式,探索至今为“自愿双向+海选推荐”同步模式,倾注了专职班主任多少沟通智慧啊!
(四)活动与学业并重
为了更广泛的推动锡剧文化,以点带面,学校在开设“繁星”小锡班的基础上,通过汇报展示、锡剧进课堂、锡剧社团等形式扩大影响。“多搭台、搭好台”,一方面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快乐,体验成功,收获自信。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家长(包括学科教师)接受、理解活动与学业并不矛盾。作为办班过程中,长期存在的“阻石”,唯有直面。
五、不忘初心 不断前行
锡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时不我待,只争朝夕。未来,“繁星”小锡班将不断学习、不断改进、不断前行,在普及与提高上再下功夫,在展示与激励上再拓平台,进一步巩固办班质量,以我们的文化自觉、责任担当,为锡韵夏浦、繁星闪烁作出更积极地贡献!
附:“繁星”小锡班历年荣誉
2012年:
“基本功”表演获江阴市首届少年儿童锡剧大赛一等奖。
《赠塔》节目在江阴市少年儿童演唱大奖赛男女生合唱项目中荣获二等奖。
《春调》节目在江阴市少年儿童锡剧演唱大奖赛综合性中荣获二等奖。
蒋静怡同学的《我为小姐珍珠凤》在江阴市少年儿童锡剧大赛女生单唱项目中获二等奖。
余雯瑾蒋静怡同学表演的《玉蜻蜓—探病》在江阴市少年儿童戏剧演唱男女生对唱项目中荣获一等奖。
余雯瑾蒋静怡同学在第二届无锡市少儿文化艺术节无锡市首届“小小红梅奖”少儿戏剧邀请赛中荣获最佳表演奖。
毛一鹏同学表演的《关皇庙》在江阴市少年儿童戏剧演唱大奖赛男生单唱中荣获二等奖。
2013年:
毛一鹏同学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中荣获“小芙蓉花”奖。
《集体形体基本功表演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中荣获团体一等奖。
余雯瑾同学表演的《珍珠塔—黄金印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“女生唱腔表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余雯瑾同学表演的《黄金印》在第三届无锡市少儿文化艺术节——无锡市第二届“小小红梅奖”少儿锡剧邀请赛中荣获金奖。
蒋静怡同学表演的《白蛇传—断桥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“男女生对唱表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毛一鹏同学表演的《青蛇传选段十八年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“男生唱腔表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赵耀同学表演的《白蛇传—断桥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“男女生对唱表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李顾香同学表演的《白蛇传—断桥》在江阴市第二届少儿锡剧班艺术展演“男女生对唱表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2014年:
余雯瑾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女生单唱类优秀表演奖。
毛一鹏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小芙蓉花奖。
毛一鹏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优秀表演奖。
石潘佳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小芙蓉花奖。
余雯瑾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小芙蓉花奖。
余雯瑾石潘佳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对唱优秀表演奖。
余雯瑾石潘佳同学荣获戏曲频道《过把瘾》少儿戏曲欢乐季—唱响锡剧五星宝贝奖。
毛一鹏同学荣获戏曲频道《过把瘾》少儿戏曲欢乐季—唱响锡剧五星宝贝奖。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团体唱腔表演奖。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三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优秀组织奖。
2015年: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组织二等奖。
形体表演《青花瓷》在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荣获三等奖。
吴优范文博同学表演的《君臣游园》在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对唱三等奖。
吴柯蕾同学表演的《枝头鸟儿》在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女生单唱二等奖。
徐宇晨同学表演的《王华买父》在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男生生单唱二等奖。
团体唱腔男女生表演唱《人说美玉能通灵》在“江阴市第四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三等奖。
2016年:
徐宇晨同学在江苏电视台录播的“江阴市学校小锡班精品节目展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徐宇晨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徐宇晨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小芙蓉花奖。
吴柯蕾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二等奖。
吴优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三等奖。
徐子强同学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三等奖。
吴柯蕾徐子强同学对唱《红榴结籽》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三等奖。
形体表演《红颜劫》在“江阴市第五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二等奖。
吴柯蕾同学荣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《过把瘾》栏目“锡剧进校园节目五星宝贝”奖。
徐宇晨同学荣获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《过把瘾》栏目“锡剧进校园节目五星宝贝”奖。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五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组织奖。
2017年:
形体表演《原来—姹紫嫣红》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一等奖。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六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团体唱腔三等奖。
夏港实小“江阴市第六届小锡班艺术展演”获优秀组织奖。
徐宇晨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单唱一等奖。
徐宇晨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小芙蓉花奖。
吴柯蕾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单唱一等奖。
徐子强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单唱二等奖。
刘梓彤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单唱二等奖。
吴柯蕾、刘梓彤同学在“江阴市第六届学校小锡班艺术展演”中荣获对唱二等奖。